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推動全民經典閱讀。尼山世界儒學中心、中國孔子基金會通過官方平臺中國孔子網融媒體上線發布《論語》電子書。旨在滿足廣大讀者數字閱覽的新需求,讓傳統文化經典貼近生活,潤澤人心。
孔子(公元前551年 9月28日-公元前479年4月4日),名丘,字仲尼,后人稱尼父。其先為宋國貴族,至其父叔梁紇時為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(今山東曲阜)定居。孔子生而七露,頭上圩頂而又因其母曾禱于尼丘山,故名“丘”,字“仲尼”。孔子曾任魯國的“大司寇”晚年退隱而刪《詩》、制《禮》、作《樂》、研《易》、撰《春秋》。其名言被其弟子編輯成《論語》,一生故事行腳被繪成《圣跡圖》,逝世后被敬稱為“大成至圣先師”。
孟子(公元前372年-公元前289年)名軻,字子輿,戰國中期鄒國人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和政治家,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。孟子從小學儒習禮,十五歲入學,“受業于子思(孔子之孫孔伋)之門人”。約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,孟子在鄒魯一帶收徒講學,門生數百人。帶領弟子,周游列國,推行仁政,游說梁(魏)、齊、宋、滕、魯等國。但政治抱負難以實現,最終語六十歲時返歸鄒國。從此在家鄉興學辦校,廣收門徒,與萬章、公孫丑等弟子答疑解難,編著《孟子》。
地址:濟南市歷下區青年東路1號山東文教大廈 郵編:250101 Email:kongziwang2007@126.com
魯ICP備15031955號 Copyright © 2001-2017 www.chinakongzi.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辦:尼山世界儒學中心 中國孔子基金會